<ol id="hfdfl"></ol>
<rp id="hfdfl"><ruby id="hfdfl"><font id="hfdfl"></font></ruby></rp>
      <p id="hfdfl"><ol id="hfdfl"><b id="hfdfl"></b></ol></p>

      <nobr id="hfdfl"><p id="hfdfl"><ruby id="hfdfl"></ruby></p></nobr>
      <rp id="hfdfl"><i id="hfdfl"></i></rp>
        <big id="hfdfl"></big>
        <th id="hfdfl"></th>

        <noframes id="hfdfl">

        吉林炭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今天是:
        首頁 > 炭園情懷 > 難忘昨天 > 詳細內容

        創業者的腳步——憶我在201廠初期的那段時光

        資訊來源:離退處  發布日期:2018/4/12  點擊量:2109

        作者:張海成  原201廠309車間工人,現在蘭州炭素廠退休


        伴隨著新中國誕生的腳步聲,新中國第一根電極廠在美麗的松花江畔破土動工,迫切需要建設人才。

        消息傳到葫蘆島401廠技工學校,全體學員熱血沸騰,積極響應祖國的號召,到艱苦的地方去,申請書像雪片一樣飛來。

        難忘的時刻終于來到了。19531228日上午830分,錦西火車站里一片歡騰,自愿赴新中國第一電極廠的技工學校的學員們即將啟程。

        這一批學員共有14名學員,他們分別是;楊鳳鳴、梁少江、雷振元、張海成、高文彬、金玉柱、邢連杰、許振榮、楊克思、王錫交、葉紹明、張秀泉、李九齡、王文志。

        一聲長鳴,火車呼嘯東去,車廂里飛出激昂的歌聲,14名建設者告別了可愛的家鄉,向著江城飛去。

        不到吉林想吉林,來到吉林后了悔。江城雖然山清水秀,可是當時哈達灣施工區卻面臨吃住兩難的問題?墒且幌氲健昂脙号驹谒姆,干革命四海為家”的豪言壯語;一看到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我們哪能見難而歸啊。明知吉林苦,偏向吉林來!我們的決心不能動搖,就是要在哈達灣安家落戶,大干一場。

        201廠開工投產,煤氣站是“先行官”。1954年,我們這支平均年齡在28歲的創業生力軍,創建了309車間的“青年站!

        “青年站”明不虛傳,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青年。生產煤氣,更不那么簡單,煤氣易燃易爆,危險性較高。但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這些小青年,學理論不怕難,實踐中加油干,從掌握新技術出發,鉚足了一股勁,下定決心一定不能給新中國丟臉!

        盡管做了充足的準備,可在投產時,我們的心情還是有點緊張,唯恐怕出現意外,好在當時有蘇聯專家“坐陣”,加之大家的共同努力,309煤氣發生站,一次試車成功。

        而今,回首以往,恍如昨日。我曾身在炭園、也深愛炭園,我曾身在吉林、也深愛吉林。雖如今身在蘭州,但每每想起201廠依舊格外親切,多年來,我始終把輸送我的201廠稱作“母廠”,當年在母廠的經歷和精神將永遠銘記。


        国产日韩制服丝袜第一页

        <ol id="hfdfl"></ol>
        <rp id="hfdfl"><ruby id="hfdfl"><font id="hfdfl"></font></ruby></rp>
            <p id="hfdfl"><ol id="hfdfl"><b id="hfdfl"></b></ol></p>

            <nobr id="hfdfl"><p id="hfdfl"><ruby id="hfdfl"></ruby></p></nobr>
            <rp id="hfdfl"><i id="hfdfl"></i></rp>
              <big id="hfdfl"></big>
              <th id="hfdfl"></th>

              <noframes id="hfd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