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華 濤子
對于家住吉炭山上小區91歲的老人逯淑琴來說,雖然相依為命的老伴20幾年前早已撒手而去,一輩子無兒無女,但她的晚年卻始終沐浴著幸福和陽光。因為在她的生活中有一名吉炭集團公司名字叫做閆海濤的普通員工一直把老人當生母一樣照料,用他的真情書寫出老人溫暖的人生。
一次偶然,與老人結緣
事情要回溯到1984年春節前夕,當年單位在節前給每位職工發了10斤帶魚,而在本單位退休的逯淑琴老人家住距離單位10公里遠的維昌街,身體也不好,無法前來取魚。那年僅24歲的閆海濤知道了這件事后,便主動找到單位領導說:“逯師傅年歲大了,又沒有兒女,要不我給她送去吧……”就這樣,下班后他拿上魚,騎著自行車直奔老人家。那年冬天特別冷,他事先也只從單位同志口中了解到逯淑琴老人家的大概位置。人生地不熟,東打聽、西打聽,一直到晚上7點多才找到了逯淑琴家。進屋后,閆海濤連凍帶餓得話都說不出來了,半天才暖過來。見逯淑琴老人居住在一戶僅有10幾平米的平房里,由于缺柴屋里的溫度低得凍人,墻上掛滿了白霜,不大的土炕上還躺著一位60多歲的老伴,閆海濤心里頓時沉甸甸的。后來經他問詢才了解到:逯淑琴老伴患半身不遂多年,老兩口沒兒沒女,相依為命,一個月100多塊錢退休金,既要維持家庭生活,還要為看病抓藥,有時不得不依靠糊火柴盒貼補家用。從逯淑琴老人家回來后,閆海濤的眼前便總抹不去老人那悲苦的神態,幫助老人的想法油然而生。
主動承擔起無助老人的家庭
閆海濤是個熱心人,也是個急性子。自打第一次登門后沒幾天,他便又一次來到了老人家中。逯淑琴老人見是閆海濤先是一愣,后來在知道了他來意后,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剡^神來的老人緊緊握住閆海濤的手,激動得久久不能平復。后來閆海濤在當天就把老人的屋里屋外徹底收拾了一遍,連院子里的積水和垃圾都清理了,整整忙活了一天。由于老人住的是平房,經濟條件又差,一天只在做飯時燒兩次火,屋里冷的站不住腳。為解決老人的取暖問題,閆海濤又忙著聯系單位協助想辦法。后來經聯系,得知單位以前在孤店子農場燒鍋爐時剩點煤底,他馬上找來一輛車,又聯系上了幾個朋友趕到農場,扒開厚厚的積雪翻找煤底?墒菚r間久了,積雪和煤都凍在了一起,他們就用尖鎬刨,再一點點地篩選。從早上8點多,一直干到下午4點多才終于把煤拉回了家。老人見他們累成這樣,又感激又心疼,說什么也要留他們吃飯,卻被他們婉言謝絕了。打那以后,閆海濤一有時間就往老人那跑,每月按時把退休金送去,擔水、劈柴、買糧、求醫問藥的事也全都承擔了下來。
除了上班,照顧老人幾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隨著歲月的流逝,老人的身體也日漸衰弱。1987年夏的一天,閆海濤算計著逯大娘家的糧食吃的差不多了,下班后就立即趕往她家。但當他推開房門時便感覺不對!以往他一進屋,就能聽到老人熱情的招呼聲,而這次卻一點動靜也沒有。走進屋后,他看到逯大娘蓋著被子躺在炕上,老伴守在一旁,因為身體行動不便,急得直抹眼淚。見閆海濤來了,老人像看到了救星一樣,忙對他說:“你大娘好幾天沒怎么吃東西了,你快幫忙想想辦法吧!”見此情況,閆海濤忙一邊安慰老人別急,一邊去鄰居家借了手推車,推著逯淑琴老人去了醫院。由于病情較重,老人當晚便住進了醫院。安頓好一切后,他又急忙回到家中給逯淑琴的老伴做了飯。此后的一星期里,閆海濤更是起早貪黑忙著在兩位老人之間兩頭跑。逯大娘病愈回家后,看見屋里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條,老伴又被閆海濤照顧得十分周到,感動得哭出了聲,連聲對閆海濤說:“謝謝你孩子,真的難為你了……”而閆海濤聽到后則信誓旦旦地對二位老人說:“大爺大娘若不嫌棄的話,以后就把我當親兒子吧,我照顧你們一輩子!”
婚后小兩口共同伺候老人
1985年,閆海濤與妻子張雅蘭結婚了。在兩人談戀愛時,閆海濤就對張雅蘭說:“我有兩個母親,兩個父親,咱都要對他們好!币驗榇饲皬堁盘m早就聽說過閆海濤幫助逯淑琴老人的事跡,此時又見到閆海濤的認真勁,便對他說:“你就放心吧,我知道該怎樣做!贝撕,小夫妻便一同伺候老兩口。
1986年,閆海濤的孩子出生后,他和妻子便經常在節假日里帶著孩子去看望逯淑琴老人。多年來,幾乎每逢重大節假日,一家三口便帶上米面油肉,探望老人。與老人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帶著老人一起逛公園,讓老人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天倫之樂。一晃20幾年過去了,閆海濤夫妻始終如一的照顧著逯淑琴老人的生活,而他們的行動也得到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支持,全家人都熱忱地為老人提供服務和方便。
幫助老人喜遷新居
因為逯淑琴老兩口常年居住在破舊的平房內,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越來越不方便,閆海濤考慮他們的生活現狀,1993年向單位提出了改善老人住房的申請,隨后引起了單位的重視。沒過多久,廠內便給二位老人調整了住房。為了讓老人在新居中生活得愉快、舒心,單位領導又協助送來了油漆、涂料。閆海濤組織親朋好友,把房間進行了粉刷,還根據老人生活實際需要,設計安裝了櫥柜,更換了相關器皿。為了讓盡快搬進新居,他跟妻子為老人收拾房子,一忙就是半宿。待搬家時,即使老人沒有什么東西,他還是雇了一輛汽車,把二老人高高興興地接進了新居。
1994年9月,逯淑琴老伴病重,住進了醫院。閆海濤不放心讓逯大娘護理,特意請了幾天工齡假,不分黑白地守在老人床前。由于老人臥床時間過長,身體又胖,身上長了褥瘡,閆海濤就去市里買來氣墊,每隔1小時就給老人翻一次身,并經常擦洗,按摩。后期由于老人的病情嚴重,大小便失禁,有時接的不及時,弄得哪都是,但閆海濤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及時為老人擦洗,更換衣物,同病室的患友見了都不禁贊嘆老人有這么孝順的好“兒子”。后來老人因病去世后,閆海濤又忙前忙后張羅著直至將老人平安“送走”。
不久后,經過閆海濤的精心照料,逯淑琴老人的精神狀態從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恢復了往常。老人單身后,閆海濤更是一抽出時間就去逯大娘那看看,幫她做些家務,陪她說話嘮嗑。
這些年來,閆海濤也曾面對過許多非議。有人對他的這種做法冷嘲熱諷,有人說他精神不正常,更有甚者,說他心術不正,貪圖逯淑琴老人的遺產。面對這些聲音,閆海濤從未動搖過照顧逯淑琴老人的決心,一如既往地讓這個愛心故事繼續延續著。與此同時,閆海濤多年來無償照顧逯淑琴老人的事跡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多年來,先后被評為“吉林市精神文明建設標兵”、
“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好市民”、“雷鋒式的好青年”、單位“十佳青年”等光榮稱號。
每當有人豎起大拇指贊揚他的行為,閆海濤卻總是謙虛的說:“我做的這些其實微不足道。只是當我每每看到逯大娘那股高興勁,我的心里就覺得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