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id="hfdfl"></ol>
<rp id="hfdfl"><ruby id="hfdfl"><font id="hfdfl"></font></ruby></rp>
      <p id="hfdfl"><ol id="hfdfl"><b id="hfdfl"></b></ol></p>

      <nobr id="hfdfl"><p id="hfdfl"><ruby id="hfdfl"></ruby></p></nobr>
      <rp id="hfdfl"><i id="hfdfl"></i></rp>
        <big id="hfdfl"></big>
        <th id="hfdfl"></th>

        <noframes id="hfdfl">

        吉林炭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今天是: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炭園情懷
        左移動 右移動
        企業歷程(三十六)
        企業歷程(三十二)
        企業歷程(三十一)
        企業歷程(二十九)
        企業歷程(二十六)
        組建吉炭附屬企業總公司(之十八)
        創業者的腳步——憶我在201廠初期的那段時光
        我在“二零一”難忘的四年

        企業歷程(三十六)

        部局領導與專家來廠指導工作:     1955年4月14日,蘇聯有色冶金部對外聯絡司巴務林、楊申、巴布洛夫等專家,在重工業部基建局宋局長、有色管理局孫副局長、有色冶金設計院靳副院長的陪同下,來廠檢查指導工作。馮銘廠長代表工廠匯報了建廠情況。工廠專家組成員、工廠各級負責人參加了匯報會。馮銘指出;“201廠的建廠工作,在各級黨和政府以及各部門的關系支持下,工作進展順利。但,當年要急需解決的問題很多,如還有少量國外設計施工圖紙未到,兩千多個設備部件未到等問題!备鶕┕で闆r,提出了繼續聘請生產專家和要求蘇方提供相關資料等。針對國內、國外制造的設備在供給上存在的問題,蘇方代表和部局領導都給予了答復。會上還決定,重工業部在201廠設有工作組,加強對201廠建廠工作的領導。
        • 文章作者:徐英華 谷鋼簡介: 谷鋼,1942年生于吉林省,1958年參加工作,1961年在201廠工會從事美術宣傳工作。198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曾擔任吉林藝術學院、遼寧師范大學美術系主任。從60年代開始,創作的作品曾先后參加第四、六、九、十屆全國美展,全國紀念建軍、建黨美展,首屆中國油畫展,中國油畫肖像藝術百年展,全國水彩畫,全國粉彩畫等展覽。 所獲的主要獎項有:全國宣傳畫展二等獎、和平與正義國際美展銅獎、全國寫生畫展佳作獎、首屆全國水彩人物畫展銀獎、首屆全國粉畫展銀獎、首屆全國小幅水彩畫展銀獎、美國第三十一屆國際粉彩畫展一等獎、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作品展銅獎、第十屆全國美展銅獎。作品被中國美術館、蘇州粉畫藝術館、金彩獎組委會等單位以及國外私人收藏。著有《油畫人物寫生》、《谷鋼油畫風景寫生》、《谷鋼油畫人物寫生》、《谷鋼油畫〈大慶人〉》、《谷鋼油畫寫生》等。 谷鋼走了,帶著人們的眷戀安詳地走了。聽到那令人心碎的消息還是在前幾天一個文友的晚餐會上。文友說:“原來在你單位的那個畫家谷鋼8月16日突發心臟病走了!甭牭截,我當時手腳一陣冰冷,一陣眩暈。穩了好一陣,才沒被噩耗擊倒。想著剛上班那陣子,因為工作的事,單位讓我去找他,他的音容笑貌仿佛猶在我眼前……可現在,唉……一股悲傷從內心深處向外彌散,不知什么時候淚水已奪眶而出。 谷鋼走了,他走的是那么突然,他的離去令人思之痛之。 谷鋼1942年4月16日出生,1958年參加工作,1961年在201廠工會從事美術宣傳工作,22歲時他創作的油畫《慶豐收》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1977年,36歲的他和陳丹青等一起成為我國恢復高考后中央美術學院在全國招收的首屆研究生班第一批研究生。1980年畢業后,他歷任吉林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遼寧師范大學美術系主任、教授兼大連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顧問等職,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 谷鋼在30多年的美術教學生涯中,桃李滿天下,在藝術創作中成績斐然。他1995年應邀日本講學并舉辦個人畫展,1998年出席全國第五次文代會,1999年赴俄羅斯考察訪問,2011年赴歐洲采風。他的油畫從1964年參加全國第四屆美展起,有11件作品獲全國大獎,8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出版過多部專著。他的作品注重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受到各界觀眾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2008年,他受文化部委托,創作完成了國家最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大慶人》的創作任務,大連市等單位還為谷鋼的油畫作品舉辦了“谷鋼油畫《大慶人》油畫創作展”,展出了作品完整的創作過程。2010年,大連市授予他“金蘋果”獎榮譽。2014年7月23日,《光明日報》以正版篇幅刊發了評論谷鋼巨幅油畫作品《董必武簽署聯合國憲章》的長篇文章,對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給予了充分的肯定。2015年6月30日,中共黨史學會在京舉辦的“民族先鋒中流砥柱”美術作品展中,谷鋼一人就展出4件作品。 作為一位德藝雙馨、德高望重的著名畫家,他的作品和藝術專著好評如潮,成就卓越輝煌,而他自己卻向來低調,多次拒絕好友為他舉辦個展的建議。作為藝術家中的共產黨員,他嚴于律己,堅持原則,愛憎分明,人格高尚,他是我們在做人、做事、藝術創作中永遠學習的楷模。 谷鋼的辭世,如同戰士在戰場上犧牲一樣壯烈,他對藝術創作的堅持和執著讓我們心痛和震撼,谷鋼的一生,是幸福而光輝的一生,他的藝術人生永遠讓我們欽佩和深深的敬仰。 谷鋼與我們永別了,但他的高尚師德和不懈的藝術追求仍然在繼續照亮我們的內心,繼續鼓舞我們前行,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2143
          2016-09-02
        • 選擇廠址進行勘測——     1950年9月,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有色工業管理局派專員沿吉林市松花江兩岸踏查了江南,江北,七家子,烏拉街等地,最后確定吉林市哈達灣一個叫八晌地的偽滿酒精廠舊址及附屬300米(現吉林炭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公司小五樓)的地方為廠址,吉長鐵路沿廠區東北角通過。交通堪稱方便,酒精廠遺留下來的小五樓和兩棟未完工的磚房已遭嚴重破壞,但經過修復后尚可使用。     9月28日,(前)蘇聯專家提出吉林電極廠測量勘查工作提綱。     10月5日,東北有色局設計處與撫順301廠(前)蘇聯專家等又一次來吉林踏堪廠址。     10月14日,吉林市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局撥給電極廠用地。     從1950年10月15日到1951年1月,由(前)蘇聯設計公司通過(前)蘇聯駐我國商務代表指定撫順301廠(前)蘇聯專家提出工程調查提綱,進行第一次廠區水文地址勘測,并寫出地址勘測報告書。     
          985
          2016-08-25
        • 中蘇雙方簽訂合同——     一九五零年四月十九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及中國進出口公司與(前)蘇聯有色冶金工業部和全蘇出入口合同在莫斯科簽訂了第013650123號合同,從此確定了援建吉林電極工廠的有關事項。     從一九五零年七月二十四日到九月十四日,蘇方根據013650132號、00573號和081578號合同規定,先后派結構總工程師法斯托維茨、技術員日夫諾夫特依、結構工程師馬寧、總工程師沙姆科、測量工程師郭倆切夫、設計主任工程師等十余名專家來華收集設計原始資料、協助勘測、選擇廠址,商定設計劃任務書。
          928
          2016-08-11
        • 作者:陳繼先     成為歷史記憶的“小五樓”     隨著歷史車輪的不斷更替,古老“八坰地”內偽滿時期的酒精車間,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古舊的“小五樓”被鋼鐵結構的廠房所代替,終有一日它們只會存在于人們的記憶中。     那為什么歷經七十余載、改造多次的“小五樓”至今,乃至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仍能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呢?     我想不僅是因為它仍被吉林炭素廠的三零七車間始終沿用,更因為它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銘刻了幾代吉炭人的開疆拓土、蓬勃發展、奮勇向前、創新發展的足跡,記錄了老一輩工人階級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的偉大貢獻!     歷史只能描述過去,但我們仍將銘記于心;傳統雖然在逐漸消亡,但我們仍須傳承發揚!     新一代的吉炭人一定會站在老一代先驅者所開拓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奮勇向前!
          1029
          2016-08-10
        • 作者:陳繼先 “小五樓”作用與用途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在(前)蘇聯專家的指導下,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正式委托(前)蘇聯有色冶金部設計管理總局國立鋁鎂及電極工廠設計公司對吉林炭素廠開展設計并籌劃建設。 隨著設計、籌建機構的成立,原有的“小五樓”的作用就更加凸顯了出來。雖然當時的“小五樓”看上去破舊不堪,但它仍是萬頃地上唯有的一棵“獨苗”,于是它便有了大作用。 一九五二年一月,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決定將原東北有色局吉林辦事處(現地址為吉林市南京路郊區銀行辦事處) 改為吉林二零一廠吉林市辦事處。苗維政同志任辦事處主任,負責建廠籌備工作。他上任后立即著手修繕原酒精廠內的“小五樓”,將其改造成辦公室和宿舍。 至此“小五樓”為當時加快建廠第一次發揮出了它的作用。 隨著廠區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一九五五年十月十五日,我們終于迎來了一個讓全體吉炭人永遠銘記的日子。這一天就是二零一建廠的紀念日,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根電極誕生的日子! 在逐漸生產出號稱當時四大類產品后,頑強的炭素人克服重重困難,不畏艱辛,短時間內便研制開發出包括:石墨制品、炭素電極、鋁電解槽用的底、側炭塊和糊類、陽極糊等七類品種產品,結束了中國完全依賴從國外進口炭素制品的恥辱歷史。 同時,為了推進生產效率,廠內在西北角簡易平房成立了一支以機修為主的鋼鐵的隊伍,那就是當時被稱為四車間的吉炭機修車間。 而隨著機修車間規模的不斷擴大,廠籌備處經與蘇聯土建專家協商最后決定以偽滿時期的日本酒精廠舊址為中心,擴建吉炭機修車間。 于是乎酒精廠“小五樓”又一次發揮了它的作用。 其后隨著時代的變遷,“小五樓”的各層都被充分利用了起來:一層作為休息室;二層作為會議室、生產工藝室;三層作為車間主任、書記辦公室;四層作為資料檔案室;五層則作為倉庫。 直至一九六一年五月三十一日,廠內結合當時實際,決定將生產車間、輔助車間重新調整改稱代號,原有的四車間(機修車間)正式改名為“三零七”車間。 “小五樓”與地下結構 一九七零年年末,為響應偉大領袖毛主席提出的“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號召,全國上下積極組織備戰。 當時按照上級指示,以企業、家庭為單位開展了一系列挖防空洞、挖地道等活動,家家窗戶上也必須用牛皮紙糊成米字型,其作用正是為了減少敵國殺傷力武器所造成的破壞。當年工廠最少也要一個月拉響一次“一聲長、三聲短”的備戰演習防空警報,而老百姓在聽到警報后,不管在哪里都必須就近隱入“防空地道”中去,并使用其時隨身攜帶的三件簡易防毒工具(口罩、毛巾、水)予以自救。 在這樣的背景下,廠內的“小五樓”也自然進行了改造。在工人們的修整下,它的左下角增加了一個新功能——“防御炮樓”掩體。掩體呈立體圓形近四米直徑,高800mm,通體由鋼筋水泥筑成,墻體上平均開有五個扇形射擊孔。此外,其內部還與各單位的地道網連接。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小五樓”內的人可以掩體立即隱入地下結構,通過原三一零車間的地道,可以南向去往中央馬路,直至總廠辦公室;西向去往廠老西門車隊,直至西北角鐵合金十車間,最終抵達山洞。當時地道內綜合設施較為齊全,也是那個時代特有代表性的產物之一。 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年的掩體和地道要么閑置、要么棄用,從未發揮出它們的實際作用,而居民家的“地道掩體”則逐漸轉換身份成了東北居民各家各戶常用的菜窖。每年到秋天,家家都用它儲秋菜,里邊冬暖夏涼,隨時可用。 至今,這種在地下挖了深坑,多半是“半塊磚”砌了又起的拱型,底下用上面打上水泥,最上層再添半尺厚的土層的“永久窖”在許多老平房中依然可見,但“小五樓”左下角的“防御炮樓”掩體卻早已失去了它的價值,剩下的僅是人們對那個對特殊年代的記憶。
          1377
          2016-08-08
        • 作者:陳繼先 “小五樓”的由來 “小五樓”這座老建筑,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歷史見證,它歷經了70載風雨,幸存于世,陳列于吉林炭素廠院內,一直在延用至今,屬歷史文物級建筑。 “小五樓”所在地,從北哈達灣起南至西河通,西至西沙河子,東到哈達灣火車站、水泥廠。就在這塊土地上,早在中華民國時期就被當地人稱為“八坰地”。而本文就是詳細介紹由“八坰地”上這座廢棄了的酒精廠——“小五樓”所引發出的一串串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最早的“八坰地”是一片荒無人煙荒草甸地。這塊地域絕大部分還沒被開墾,地廣人稀,地域廣袤,雜草葳蕤。只有廢棄了的酒精廠的殘存建筑在漠漠風沙中煢煢孑立。抬眼望去,荒塚裸骨,彌面風沙,給人一種曠寂愴然之感。西北,幾縷煙嵐從低矮的茅草房上漂浮升起,象伸出一只企盼的手臂,渴望著創業者的到來。 在偽滿時期“八坰地”上更是亂作一團,這一帶經常鬧“胡子、“棒子手”,是響馬出入的地方。馬賊和盜匪猖獗,經常發生槍殺掠奪案件。日本鬼子曾在“八坰地”的北部先建起一座用瀝青浸“道木”的所謂“防腐廠”,并奴役中國人為其工作,制造架設吉長鐵路的鋪路枕木。(這個廠的位置就在現今的吉林鐵合金廠的院內)而后,又在現今吉林炭素廠院內后部建起了一個酒精廠,主要為日軍制造化學武器加工附屬品,它就是現存的“小五樓”。而這正是日寇企圖長期掠奪中國資源的真實寫照。 當初的“八坰地”“小五樓”也曾是戰爭爭奪的主戰場。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光復后”,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國民黨部隊占領了“八坰地”,但僅劃分了管轄權,并未對“八坰地”和“小五樓”進行改造。 一九四七年秋天,解放戰爭時期,八路軍開始攻打吉林市。占據在吉林市的國民黨不肯投降,先后將哈達灣內的幾個工廠都停了工,利用廠區廠房開展堅守。(當時的水泥廠,就是國民黨不對所謂的“防軍炮臺”)此后,八路軍連續三次攻打,守不住的國民黨部隊又連續增兵,雙方開始了拉鋸戰。 在八路軍開展第六次攻打時,國民黨部隊仍未放棄抵抗,竟然從市內開來一列火車,上面設有大炮、機槍等諸多重型武器。于是雙方又經過了數個晝夜的激戰,八路軍攻下了“八坰地”和火車站,而所謂的“防軍炮臺”自然也垮塌了。隨著后來鐵路被炸毀,國民黨部隊的火車再也無法前行,國民黨部隊逐漸潰敗,最后“八坰地”這塊土地終于被解放了。 如今的“小五樓”雖然破舊殘缺,卻也是當時“八坰地”中最鶴立雞群,顯赫一時的建筑,而今看來,它的基本結構在當時來說也是比較先進的:樓外形平面呈梯形,樓頂上層加高一圈800 mm高的女兒墻式建筑,墻東北角設有五米高的避雷針。整座樓體基本為正方形,樓高五層,磚木結構,墻厚800mm,外墻用水泥抹灰,采用抓面方式建成,頂層和廁面安置有泄水管,至今仍比較完好。樓內設有較為狹窄的螺旋式樓梯,除一層外,每層南側開有三扇窗戶,北側開有三扇窗戶,內置房間為東西兩側,結構為凹字形,格局南北通透,房間內鋪設地板、上下鑲嵌高規格角線,上下水管均為鑄造管,具有典型的日本風格?梢哉f,在戰爭時期這座建筑就是典型的軍事堡壘。 是誰發現了“小五樓” 一九四九年十月,新中國剛成立。黨中央和政務為了發展我國的航空工業,決定在工業基礎較好的東北地區建立一個完整的鋁工業系統。當時,這個鋁工業系統被作為軍事系統而籌建,因此這個系統內所屬的工廠,被列為保密廠和一級人民防空工廠,成為了建國之初、國家最早考慮的三十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而這其中還有一段小插曲,其實起初國家原擬定在撫順建立全部廠區,后因美朝戰爭爆發,不得不將原規劃一分為三:制鋁廠仍建在撫順,代號“三零一”廠;而制造鋁工業生產所用的底、側塊和陽極糊的工廠則選建在吉林,代號“二零一”廠;制造模壓飛機零件的工廠則選建在哈爾濱,代號“一零一”廠。而建在吉林的“二零一”廠在提出設計計劃任務書時,也被稱作“吉林電極工廠”。 此后,一九五零年四月十九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及中國技術進口公司與(前)蘇聯有色冶金工業部和全蘇出入口公司,在莫斯科簽訂了第013650132號合同,確定了蘇方參與我國援建吉林電極工廠的有關事宜。 而“小五樓”就是這時被發現的。 “小五樓”這座老建筑,于一九五零年九月,由當時的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派專員,在省、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沿松江兩岸踏勘了江南、江北、七家子、永吉烏拉街等處時發現的。 一經發現,各方專家立即確認在俗稱“八坰地”有幾點非常適合建廠的得天獨厚條件:一、吉長鐵路緊沿廠區東北角通過,而該鐵路所屬的哈達灣車站距擬建廠地僅三百米,由車站停車線及鐵路專用線,沿廠區北面延伸入廠,經過西北折回而向西,形成道岔兩股,總共長度一千三百米,交通極為便利。二、擬建廠地臨近松花江邊,水源充沛,再加上吉林原有的豐滿電站,有充足的電力供應。 此后,各方專家還對偽滿時期就已建成的酒精廠所遺留下的一座“小五樓”和兩棟未完工的磚房,進行了修繕,后投入使用。至此,正式將吉林市哈達灣偽滿酒精廠舊址及其附近俗稱“八坰地”的地方選為廠址,這才有了后來的吉林炭素廠。 “小五樓”這座老建筑,當時借力于地貌環境得以留存,也正是有了它所內涵的年代底蘊,吉林炭素廠才被選在了這里建成。
          1545
          2016-08-05
        •     在吉林市,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在哈達灣有個“八坰地”的地方。故稱從北哈達灣起南至西河通,西至西沙河子,東到哈達灣車站、水泥廠,前中華民國時期在當地就以得名。     “八坰地”上,除部分被開墾外,其余大部分還都是草地。說也可憐,多少年來“八坰地”上連一所茅屋都沒出現過。所出現的就是在我廠獨身宿舍西面有個“萬人坑”。不知有多少受冤屈受壓迫的人屈死在這里。離“萬人坑”東北不遠的地方就是一片墳墓地。當地只有一條大道由北哈達灣穿過墳墓地的西北部,過我廠的獨身宿舍的南端直奔玄天嶺。這里很少看到一些車馬和行人來往。緊接著墳墓地的東部是一片被開墾的雜地。     在偽滿時期“八坰地”上就更亂了,這一帶經常鬧“胡子”、“棒子手”,時常發生案件。日本鬼子在“八坰地”的北部建立一個用瀝青浸“道木”的所謂“防腐廠”。這個廠就在今天鐵合金的院內;在我廠四車間和中央壓縮空氣站的附近,建立了一個酒精廠。隨著該廠的建設又出現了一條新的大道,從酒精廠門前過水泥廠的西部通道了哈達灣。 “八坰地”當年也是戰場!鞍艘晃濉惫鈴秃髧顸h又開始統治了“八坰地”。幾年的時光過去了,“八坰地”照樣還是一成不變;一九四七年秋天八路軍攻打吉林,占據吉林的國民黨不肯投降、把哈達灣的幾個工廠都鬧停工了。水泥廠就成了所謂“防軍炮臺”,八路軍一次、二次、三次……攻打。這些蔣兵實在守不住了就連續的增加兵力,在第六次攻打時,國民黨從市內開來一列火車,上面設有大炮、機槍。這時八路軍已經占領了“八坰地”和火車站,就連所謂的“防軍炮臺”也被占領了;疖嚥桓以偾斑M,車道也給炸翻了,機車就這樣載著國民黨兵逃跑了!鞍藞s地”、火車站,西河通、哈達灣……就這樣解放了。     一九五四年春,一聲炮響揭開了“八坰地”千年沉睡的泥土。在吉林電極廠的廠(代號二○一廠)歷上已記上:年輕的吉林電極廠在八坰地上誕生了!
          1218
          2016-08-04
        • 作者:時任吉林炭素廠廠長,著名炭素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圣華 一九五二年,一批批開拓者來到吉林市哈達灣南側的一塊荒涼土地上。經過幾年的建設,一片現代化的廠房鱗次櫛比地矗立在人們的眼前。這個于一九五五年秋季建成投產的二零一廠(吉林炭素廠)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建設的156個項目之一。這座由前蘇聯設計并提供重要設備的炭素廠的建成,結束了我國炭素制品依賴國外進口的歷史,開創了我國炭素制品生產的新紀元。建廠初期,從全國各地調來的干部、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以頑強的斗志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很快地掌握了現代化炭素生產技術與管理,在較短的時間生產出石墨電極、石墨陽極、鋁電解槽用炭塊、陽極糊及電極糊等五類炭素制品。產品質量及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都達到較高水平。 在第二個及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對吉炭繼續投資擴建,新建了軍工石墨車間、電極糊車間、研究所以及相應的配套項目。到一九六六年末,全廠綜合生產能力達到六萬多噸,比投產初期提高了兩倍。從五八年起,石墨電極開始出口,產品運銷到北非及西歐。在此期間,吉炭的工程技術人員大膽探索,勇于實踐,研制成功了許多新產品,如水銀整流器用石墨陽極、煉鐵高爐用內襯炭塊、核反應堆用高純石墨、火箭技術用高強石墨等,為發展我國冶金工業及國防工業作出了貢獻。在多年的生產實踐中,吉炭還培養了一大批管理干部、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以雄厚的人力資源支援了蘭州炭素廠及其它各地炭素廠的建廠與生產。 在十年“文革”期間,吉炭大批干部與知識分子無例外的受到了沖擊,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秩序,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及產品質量大幅度下降。但吉炭許多有覺悟的干部、工程技術人員和老工人,懷著對祖國建設事業的強烈責任感,在困難的條件下曲折前行。經過幾年的努力,年產炭素制品增長到十萬噸,占全國炭素制品總生產能力的40%以上。在研制新設備、采用新工藝及試制新產品方面繼續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設計和建造了煅燒延遲焦的逆流式缶式煅燒爐,研制成功了生產大規格炭素制品的振動成型機組,自主設計和制造了大功率直流石墨化機組等項目,使我國的炭素工業生產技術邁上了新臺階。與此同時,吉炭開始了等靜壓成型、高壓浸漬等新工藝的研究,以及炭纖維、耐氧化涂層電極、炭質人造骨等新產品的研制。并在一九七八年的全國科學大會上,有八項科技成果受到了表彰。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吉炭堅決落實黨中央一系列方針政策,工廠生產形勢蒸蒸日上,對國家貢獻年年增加,職工的生活福利也逐年提高。 按照國家經濟建設總體方針,吉炭經過反復研究,制定了以產品換代為主要內容,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的技術改造計劃,從一九八四年起到二零零五年的近二十年中,吉炭對一系列工序進行了擴建和改造,增加了硬瀝青溶化,載熱體加熱、二次焙燒、高壓浸漬等新工序,并先后從國外引進一些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炭素生產技術和設備(如引進現代化的高壓浸漬二次焙燒、電極加工組合機床、接頭加工線以及艾力許混捏設備等)。這些項目完成后,吉炭不但可以大批量的生產高功率或超高功率電爐用優質石墨電極,而且石墨電極的年生產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了1/3左右。 吉炭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和技術優勢,不斷擴大新品種,如高導熱、高耐磨、大尺寸的高爐炭塊、各類高純、高強、高密特種石墨,以滿足冶金及軍工各行業的發展需要。炭纖維制品的生產從“中國試驗”規模逐步走向工業化生產,提高了質量與產量,使炭纖維這一極有發展前途的新型工程材料,為更多的行業所采用。各種生物工程用炭素材料(炭質心臟瓣膜、炭質人造骨、炭纖維人工血管及人工肌腿)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如今,吉炭從投產到現在,已經度過了六十二個春秋,老一代吉炭人已將接力棒傳給了第三代吉炭人?吹郊康陌l展,我們老一代吉炭人倍感欣慰。 輝煌已成為過去,吉炭人將進入“新的創業”模式。我堅信,吉炭人將不辱使命,實現新跨越,吉炭的明天會更好!
          1476
          2016-08-02
        • 建廠意向——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加快發展我國的航空事業,黨中央、政務院決定在工業基礎較好的東北地區建立一個完整的鋁工業系統,在吉林興建為制鋁工業生產底塊、側塊和陽極糊的工廠,這個系統所屬的工廠被列為保密廠和人民防空工廠,代號為二零一廠。     為了適應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需要,在審查初步設計方案時,增加了石墨電極的產量,減少了底、側塊的產量,在提出設計計劃任務書時,被稱作吉林電極工廠,1950年,開始籌建。     
          1001
          2016-08-01
        <1...9 10 11 12>
        国产日韩制服丝袜第一页

        <ol id="hfdfl"></ol>
        <rp id="hfdfl"><ruby id="hfdfl"><font id="hfdfl"></font></ruby></rp>
            <p id="hfdfl"><ol id="hfdfl"><b id="hfdfl"></b></ol></p>

            <nobr id="hfdfl"><p id="hfdfl"><ruby id="hfdfl"></ruby></p></nobr>
            <rp id="hfdfl"><i id="hfdfl"></i></rp>
              <big id="hfdfl"></big>
              <th id="hfdfl"></th>

              <noframes id="hfdfl">